当前位置:首页 > 职场 > 正文

董明珠“输血”格力

  • 职场
  • 2025-02-21 07:24:09
  • 15

董明珠“输血”格力

  来源:北京商报

  2月20日,在最新发布的一期《酌见》节目中,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与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对话时,首次明确透露“格力已找到接班人,有三四个预备人选”,但这一表态并未缓解外界对格力电器未来命运的担忧。在董明珠个人IP与格力品牌深度绑定的当下,格力专卖店大规模更名为“董明珠健康家”,以及董事会换届在即的敏感节点,市场对这位70岁企业家的“标签效应”还能持续多久的讨论愈发热烈。

  接班人

  在《酌见》节目中,董明珠直言“可以给接班人试”,并透露已在格力不同平台上培养“几个苗子”。这一表态被视为格力接班计划的阶段性进展,但具体人选仍扑朔迷离。

  此前,孟羽童、王自如等曾被视为接班候选人的年轻高管,或因离职、或因业务调整淡出核心管理层。目前,外界猜测的潜在人选包括格力电器董事、副总裁邓晓博(50岁)、党委书记张伟(49岁)等,两人近年主导了格力数字化转型和区域业务拓展,但尚未获得公开的“接班人”标签。

  值得关注的是,董明珠本届董事长任期将于2025年2月27日结束,格力电器即将迎来董事会换届选举。尽管有分析认为董明珠“不可能让位”,但接班人的培养节奏与权力交接的紧迫性,已成为格力治理结构的关键矛盾。

  健康家

  与接班人计划同步推进的,是格力终端渠道的“去格力化”更名行动。

  自2025年1月起,四川、山东、海南等地的格力专卖店陆续更名为“董明珠健康家”,线上直播间账号名称亦同步调整。格力官方解释称,此举是终端SI(空间识别系统)升级的一部分,旨在通过场景化体验、智能交互服务重构零售价值链。

  然而,这一更名被广泛解读为董明珠个人IP的强化。

  从2015年“董明珠头像开机画面”的格力手机,到2024年引发争议的“玫瑰空调”,再到如今的“董明珠健康家”,格力品牌与董明珠个人形象的绑定已从产品延伸至渠道。尽管格力宣称更名后“业务范围不变”,但部分门店已开始试点全品类家电及智能家居产品,被指为引入生态链品牌铺路。

  专卖店更名的动作在市场中也引发了两极评价。支持者认为,董明珠的强人形象与健康主题契合格力转型智能家居的战略,且自带流量优势。反对者则担忧,格力多年积累的品牌资产可能因过度依赖个人IP被稀释。甚至有人直言:“当企业家名字取代品牌LOGO,是人格化营销的胜利,还是职业经理人对公司资产的隐性私有化?”

  就个人IP的话题,去年5月,董明珠曾在“2024第十届中国品牌经济(上海)论坛”中接受媒体采访时回应过,表示自己不是为了做IP去做的网红,而是想告诉消费者,有问题可以直接找她,“这是一个承诺”。

  除了个人IP与品牌混淆的风险外,更深层的风险在于接班断层。若董明珠退休,“董明珠健康家”的品牌认同可能面临崩塌,而继任者能否延续其IP效应仍是未知数。

  产业观察人士指出,职业经理人姓名直接替代企业品牌的做法在上市公司中极为罕见,格力此举“将企业命运与个人过度绑定,隐患巨大”。

  未来博弈

  自2012年执掌格力电器以来,董明珠从不缺少话题。甚至每一次引发的争议都与格力有关。

  前段时间,董明珠因酒店未使用格力空调而拒绝用餐,甚至要求餐厅老板现场更换。这一事件立即引起网络热议。究其背后原因,此举最直接的价值在于彰显出企业家对自主品牌的绝对信任。而且,企业领导人的身体力行,比任何广告词都更有说服力。正如雷军公开场合只用小米手机,比亚迪王传福坚持开自家电动车,这种“高管即代言人”的营销策略,正在重塑中国制造的品牌形象。

  董明珠凭借个人IP对格力品牌“输血”的策略短期内成效显著。财报显示,格力2024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9.3%,创五年新高。但长期来看,董明珠的强人形象也可能成为格力的“舒适区陷阱”。正如俞敏洪在对话中所言:“关键要有人像你一样杀伐果断、终身奉献。”而董明珠回应“人是会变的”,似乎暗示对接班人能否延续其风格的隐忧。

  无论董明珠是否在本次董事会换届中连任,格力品牌的“去董明珠化”已不可避免。市场关注的焦点在于,这一过程是主动平滑过渡,还是被动撕裂。

  若接班人顺利接棒,格力或可借鉴华为的“轮值董事长制”,淡化个人色彩,转向技术或制度驱动;若交接不畅,品牌重塑的成本将陡增。此外,格力无实际控制人的股权结构(珠海明骏持股16.27%,京海互联持股6.97%),也可能加剧权力博弈的复杂性。

  董明珠用34年将格力打造成中国制造标杆,也用个人IP为其注入灵魂。然而,当“董明珠”三个字从管理符号上升为品牌代名词时,格力已站在十字路口:是继续依赖个人IP的光芒,还是重构公众认知?答案或许藏在接班人的选择与渠道更名的后续动作中。

  唯一确定的是,无论董明珠的标签还能打多久,格力终须找到超越个人的掌舵者。

  北京商报综合报道

有话要说...